河南豫剧
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 ,往往眉飞色舞 ,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 , 当地称为“靠山吼” 。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有人认为豫剧起源于河南民间。河南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豫剧就是在中原大地的沃土中生长起来的。有人认为所有梆子戏,都是由秦腔演变而来,明末清初之际,秦腔传入河南,在河南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河南普遍流行的清戏、啰戏等古老剧种的精华 ,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乾隆初年 ,以开封为中心,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剧种。   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至今河南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 “ 来的戏班不用问 ,不是蒋门是徐门 。”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 :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 “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三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脚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四生是大红脸 (又叫红净、戏生) 、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 、老旦、帅旦 ;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 ,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河南拥有最广泛的戏迷,拥有数目众多的剧团,拥有为数众多的艺术家。不听不知道,听过以后,您一定会为豫剧拥有这么多风格迥异,但是各有千秋的唱腔艺术而陶醉。   1927年后,出现了女演员王润枝 、马双枝 、陈素真、常香玉等,她们先后在开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坠子、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镇南等为陈素真、常香玉等编写了一批新戏,使豫剧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显著变化。1938年,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吸收豫东调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   据 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来 ,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 、《穆桂英挂帅》 、《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 、《红色娘子军》 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