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伉俪耀光辉——访秦腔名家薛庆华张燕夫妇
因为提前没有预约,我在易俗社门口给该社青年演员曲鹏打了一个电话,他告诉了我薛庆华老师家的门号。薛庆华夫妇对我这个不速之客非常热情,本来他们正在洗衣服,张燕老师立即放下手里的活,给我捧上一杯热茶。   我环顾四周,客厅里一盆君子兰正在盛开,使这个面积不大装饰也不豪华的家里显得温馨而有生气。几番寒暄过后,我们转入正题——   张燕生于1941年农历6月,今年66岁,西安南关人,原名秀珍,幼时家贫,从小养成了泼辣好强的个性。1952年11岁时考入西安劳动剧团(1954年改名为文光剧团),启蒙老师是康顿易,初习花旦,后改小旦。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模仿力特强。入剧团三个月就成功演出了《七巧图》中的梭娘,得到老师的认可。随后张金民又给她排了《断桥》、《拾玉镯》等戏。14岁时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西安五一剧场连演40多场,引起轰动,从此名扬古城。   1956年张燕随文光剧团迁到渭南,1958年文光剧团更名为渭南地区秦腔二团,这是张燕艺术道路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渭南一演就是20年,先后演出了《游西湖》、《嫦娥奔月》、《天仙配》、《回荆州》、《白蛇传》以及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铁流战士》、《磐石湾》等大小剧目上百个,多任主角,挑重头。   张燕的艺术成就最值得称道的是《游西湖》中的“吹火”绝技。1957年同州梆子老艺人王德元(艺名“猛开花”)为16岁的张燕传授“吹火”技艺。一般人都是用松香吹,容易学习,也容易掌握,而师傅要求张燕用沙子练习吹,难度要大得多。刚开始学时,常常弄得满口是沙子,引起口腔溃疡。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训练,终于掌握了吹火技能,而且不断有所创新。她以松香和沙子分段吹出,火苗喷到火把上嘭嘭作响。她不仅能把火吹成一股子、一片子,还能吹成“火外火”,同时伴随着鼓点节奏由慢到快,一口气最多时能吹到110口火。在《审鬼》一折戏中,她运用"吹火"特技,吹左边的蜡烛点燃右边的蜡烛,堪称“舞台一绝”,引起戏剧界的极大关注。北京《戏剧报》曾刊登张燕饰李慧娘吹火的剧照,由此名声大震。先后有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和豫剧、越剧、蒲剧、川剧等10多个其他剧种的演员来找张燕取经学艺。   1958年10月张燕作为陕西戏曲界青年代表赴京出席了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的接见,成为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当时梅兰芳、田汉还为她题了词,可惜这些珍贵的资料在“文革”中被毁掉了。   张燕说:“当时我们团的全本《游西湖》是由三意社老艺人韩贵喜给排的。戏排出以后,在渭南及各县一连演了两三年。后来在省上汇演获了奖,而后又到成都演出了一个多月。”提起往日的辉煌,张老师仍然激动不已。   1978年张燕调到西安三意社后,第一个恢复排练的戏就是《游西湖》,1982年省电视台曾经给予录播。相继又演出了《卧薪尝胆》、《化墨珠》、《刘蝉金挂帅》(又名《九凤岭》或《状元打更》),《三凤求凰》和《百花公主》等。特别是她演的百花公主,程式到位,功夫到家,文唱武打,唱做并重,带翎子,扎大靠,光彩照人。   张燕的爱人薛庆华是易俗社著名的大武生演员。薛老师不善言辞,我和张老师交谈时,他一直在默默地做着家务。我请张老师谈谈“掌柜的”的情况。   薛庆华1936年生,今年71岁,西安市人,原名庆文。1949年入易俗社第14期学戏,师从杨实易、李可易和徐抚民等,以演长靠武生为主。他的一招一式、起坝走边、独舞群打等,程式规范,功底厚实,动作飘逸,造型英俊。曾饰演《挑滑车》中的高宠、《杀四门》中的秦怀玉、《两将军》中的马超、《大回荆州》和《火烧连营寨》中的赵云、《辕门射戢》中的吕布和《黄鹤楼》中的周瑜等。尤其是《挑滑车》中的盘旋翻身以及被山上滑车压倒的“僵尸”绝技,深得观众赞誉。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